新年首个工作日,洱源召开全县建设温泉康旅胜地推进大会,围绕“把洱源建设成为温泉康旅胜地”的总体发展定位,安排部署2024年温泉康旅产业发展工作;在2月份人代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2024年全力塑造温泉康旅品牌,积极培育国际一流品质的温泉产业,打响洱源温泉金字招牌”。年初两次重要会议均明确对洱源温泉产业作出了全新的部署和要求,意味着洱源地热温泉综合开发利用将进入全面提速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图片来源于“洱源发布”微信公众号)
洱源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门户位置,距州府大理市区约70公里,距丽江市区约120公里,距香格里拉约230公里,是大滇西香(格里拉)-大(理)-丽(江)黄金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交通条件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图片来源于“洱源发布”微信公众号)
洱源自然人文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高原水乡”、 “青梅之乡”等美誉。因境内温泉具有资源储量多、泉质优、水温高、多点聚集等特点,2010年被国土资源部授予首批“中国温泉之城”称号。
▲ 洱源县“中国温泉之城”牌匾
官方数据显示:全县所辖6镇3乡几乎都有温泉资源分布,其中茈碧湖、右所、牛街-三营为资源富集区;全县探明温泉资源点共88处,约温泉井330口,日总出水量约60000m³,资源总量位居云南第一;温泉出水温度普遍在42℃以上,最高温度达到120℃;温泉泉质以碳酸盐泉和硫酸盐泉为主,兼有硫化氢泉、铁泉、硅酸泉、淡温泉等多种泉质。此外,境内还有冷泉、盐泉、矿泥等各种独特资源,与多点聚集的温泉资源混搭分布,形成国内极为罕见的特色资源组合现象。
同时,其悠久的温泉开发利用历史,且与老百姓“三生(生产、生活、生态)”紧密融合,比如温泉农业种植灌溉、农业养殖以及以温泉鸡和汽磺蛋为代表的饮食制作等,再通过长期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结合,逐渐形成了以白族沐浴文化、傈僳族冬浴文化、藏族沐浴节文化、摩梭族秋收温泉浴文化等为核心的特色少数民族沐浴文化,成为中国温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来源于“大理州人民政府网”微信公众号)
为将富集的温泉资源优势转化为县域经济发展优势,近年来,洱源县委县政府坚持规划先行和项目推动策略,从2022年开始,先后编制完成了《洱源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洱源县温泉资源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规划》《温泉水热联供系统项目方案设计》等重要规划文件,指导全县温泉项目建设和温泉产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洱源地热温泉产业发展现状和《洱源县温泉资源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洱源地热温泉资源主要有七种利用方式,具体如下:
1.地热温泉发电:规划业态
业态规划在牛街、茈碧湖、三营三个温泉资源富集区,利用温度在80℃以上。温泉发电业态将成为洱源利用温泉开发新型能源和优质清洁能源产业、推动县域经济低碳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根据规划方案,近期拟利用80-106℃区间的地热能源,开发一个发电功率在300-500Kw的示范项目。据介绍,目前已有多家大型电力企业就在洱源建设地热温泉发电事宜与政府已经进行了合作洽谈。
2.地热温泉供暖:现有业态+规划业态
主要提供农业大棚供暖、城镇冬季供暖、夏季烤烟供热三种利用形式,利用温度在55℃-80℃区间。根据产业利用现状编制的设计方案数据显示,为牛街乡的北京花木公司花卉大棚供暖面积约36万㎡,为茈碧湖镇的北京洪福集团集团蔬菜大棚供暖面积约42万㎡,为茈碧湖镇解决民居冬季供暖面积约18万㎡;另外,烤烟是洱源当地老百姓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预计年产值在2亿元左右,将高温的温泉热源用于烟叶烘烤,极大为老百姓节约烘烤成本,成为温泉赋能乡村振兴的一种表现形式。
除温泉发电形式外,利用温泉供暖是推进地热温泉领域减排固碳,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等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如下表规划方案所示,洱源三个温泉资源富集区的日出水量达33600吨,如按照现行划算标准测算,年节煤量约达到17.2万吨,年二氧化碳减排量约达到41万吨,能够为实现相关行业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洱源三个地热田集中区的碳减排量方案规划表
3.温泉康旅:现有业态+规划业态
温泉旅游是洱源当前温泉产业体系中的龙头,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全县利用温泉资源开发的温泉酒店、温泉民宿、温泉度假村等住宿主体78家、旅游床位10679个(截止2019年,疫情前数据);位于温泉资源富集的牛街乡中心地带的牛街村,提供以温泉为主题的酒店、民宿、客栈有39家,从业人员达129人,客房总数达743间,床位数达1398床(截止2023年,疫情后数据)。
在未来的温泉康旅产业规划中,主要从“休闲旅游”和“康养旅游”两个维度进行布局,逐步向专业化、细分化及高附加值产业发展。目前,全县正有序推进三营火焰山五星级温泉度假酒店项目、泉•大理项目(温泉康养)、下山口鑫国温泉康养综合体项目的建设工作,以及招商引进的洱源县牛街籁子塘温泉酒店建设项目等一批温泉旅游项目的开工建设。在新年伊始的推进大会上,为加快推进温泉康旅重点项目开工和建设力度,县委县政府专门发布了《洱源县推进温泉康旅胜地“1+6”建设工作机制》,力争举全县之力将温泉康旅产业培育成为县域经济新支柱,努力建设国内一流、面向国际的温泉康旅胜地,助力洱源高水平源头保护和高质量绿色发展。
(图片来源于“洱源发布”微信公众号)
4.温泉农业:现有业态+规划业态
主要从“温泉种植、温泉养殖”两个维度,发展各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高端设施农业,提供具有康养功能和相关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产品。一般来说,温泉种植包括热能利用、矿水利用和综合利用三种形式(注:农业大棚供暖是热能利用形式),洱源温泉种植业态包含温泉象牙米、温泉蔬菜、温泉水果、温泉花卉等;温泉养殖业态包含温泉虹鳟鱼、温泉罗非鱼、温泉甲鱼、温泉虾、温泉蟹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5.温泉智造:现有业态+规划业态
以现有温泉梅子酒、温泉大米等为基础,参照国际先进温泉智造模式,从“温泉衍生品、温泉农副产品深加工”两个维度,构建以温泉为资源依托的现代智造业体系,丰富和完善洱源旅游商品和康养产品体系。温泉衍生品包含温泉水相关衍生品、泥相关衍生品、盐相关衍生品、温泉文创产品等;温泉农副产品深加工包含温泉大米深加工、温泉莲藕深加工、温泉水产深加工、温泉花卉深加工、温泉中草药深加工、温泉梅子酒等。
6.温泉地产:现有业态+规划业态
主要从“温泉居住”和“温泉商业”两方面着力,构建高品质的温泉地产产业,整体提升洱源城市形象和城市品味,为将洱源打造成国际旅游目的地奠定基础,同时成为提升本地居民生活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载体。温泉居住包含温泉康养公寓、温泉养老公寓、温泉度假公寓、温泉洋房、温泉院子等;温泉商业包含温泉酒店、温泉休闲商业街、温泉集市等。
7.其他利用形式
其他利用形式包括以“温泉文化”为特色的文化产业和与地热温泉综合开发利用密切相关的配套产业。
特色文化产业主要从“温泉文化体验”和“温泉文化展示”两个维度出发,致力于构建体验感强、昭示性高的洱源温泉文化产品体系,打造洱源温泉IP。温泉文化体验包含温泉演艺、温泉民俗、温泉音乐、温泉文化节庆、影视动漫等;温泉文化展示包含温泉博物馆、温泉美术馆、温泉文化长廊、温泉公园等。
配套产业包括金融投资、新基建、互联网信息、商贸物流、环境保护、教育培训等业态,为直接利用地热温泉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的相各种业态提供产业配套,不断丰富和完善整个地热温泉产业体系。
为推进和夯实洱源地热温泉综合开发利用的基础,县委县政府以《洱源县温泉资源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中规划的“洱源县水热联供中心”这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全面启动了总投资约2.83亿元的洱源县温泉水热联供中心建设项目【注:华捷地热公司承担项目的EPC服务工作】,从而据此构建成“以地热温泉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主题的,涉及地热发电、城市供暖、温泉康旅、农作物烘烤、温泉设施农业、温泉装备智造、温泉地产、温泉文化等行业的绿色低碳的综合产业体系”,初步探索出一条以地热温泉综合开发利用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模式。
洱源当前正在大力开展和全面推进的地热温泉项目,在全国同行业中具备一定的领先性和示范性,一旦全部建成投运,洱源必将成为全国地热温泉综合开发利用与地热温泉领域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的新样板、新标杆和新典范。